立即下载
武陵源公安:创新警务模式 擦亮“国际张”平安名片
2025-11-13 15:05:40 字号:

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1月13日讯(通讯员 田开心)“手机丢失不到一小时就找回,武陵源的警务效率太让人惊喜了!”近日,重庆游客杨女士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领回失物时连连称赞。这暖心一幕,正是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创新旅游警务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景区游客量较大带来的治安压力,区公安分局践行“安全有序为基础、智慧建设为支撑、游客满意为根本”的工作理念,通过机制、科技、服务三维创新,打造了平安生态旅游警务新格局。

机制革新:构建“1234”警务新体系

区公安分局创造性推出“1234”旅游警务机制,实现涉旅治理精准高效。“一个中心统筹”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旅游警察大队、森林公安分局等力量成立旅游生态警务中心,集中办理涉旅审批与行业监管。“两个片区实施”将全区划分为核心景区片与城区片,联合文旅、市场、交通等部门联合办公,实现监管无死角。在“三防”建设中,景区保安人数同比上升117%,新增补盲公共视频25个,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线。“四个联动”中心则通过综合执法、警情处置等专项平台,今年已牵头开展20余次专项整治行动,调解纠纷400余起,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此前,水绕四门派出所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快速调解了一起因高温天气下排队引发的游客与景区商户纠纷,双方当场达成和解,正是多部门联动机制的鲜活实践。

科技赋能:打造“秒级响应”安全网

“前端快速处置+后端专业支撑”的智慧警务模式,让安全守护更高效。区公安分局整合“天网”“雪亮工程”等视频资源1453路,在标志门广场建成一级旅游快警平台,核心景区布局4个二级快反平台和25个三级群防群治平台,形成“1个指挥中枢+4个派出所+38个群防群治平台”的三级响应体系。358个高清摄像头织就“千里眼”,全域通对讲机实现“一呼百应”,使景区平均出警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98%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今年节假日期间,一名来自江苏的五岁小男孩在标志门门票站与家人走散,面对人山人海的游客,家人焦急万分。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智慧警务系统,通过调取出入口及景点视频画面,仅用时15分钟就锁定走失儿童位置并成功找回。

服务升级:彰显“如沐春风”警务温度

5月17日,军地坪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名十岁男孩因与父亲争吵冲进民宿外的山林。夜色深沉且山间有蛇虫出没,民警兵分两路展开搜寻,历经一个多小时终将男孩安全寻回,父子俩在接警大厅相拥而泣的场景令人动容。7月30日,执勤交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为外籍游客解惑,用贴心服务展现“国际张”温度……从深夜山林搜救走失儿童,到全英文服务外籍游客,武陵源公安用细节传递温暖。

区公安分局坚决落实公安包保责任,对索道、环保客运等重点企业实行局领导包保,推动企业优化行程、错峰疏导,破解拥堵“瓶颈”。同时强化民生服务,在执勤点配备应急药箱救助中暑游客12人次,设置多语种服务手册解决30余名外籍游客难题。4月23日,袁家界派出所联合景区医护站,紧急救助了一名因低温雨天突发低血糖休克的山东游客,民警不仅协助救治,还护送其前往医院。更令人动容的是,8月19日,一名越南籍游客在金鞭溪景区被蜂蛰引发严重过敏,民警8分钟抵达现场施救并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最终成功挽救游客生命。事后游客专程送上“一片赤诚心,温暖八方客”的锦旗致谢。今年以来,“铁腕治旅”专项行动也成效显著,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第三方测评显示,游客对景区安全满意度达99.2%,较机制实施前提升11个百分点。

如今,在武陵源三千奇峰间,公安民辅警的身影穿梭在景点街巷。从机制创新到科技赋能,从精准打击到暖心服务,武陵源公安用“响应速度”“防控精度”与“服务温度”,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筑起安全屏障,让“仙境张家界”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开心

编辑:吴文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