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张家界武陵源:把“妈妈零工”打造成稳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的品牌
2025-10-15 20:44:12 字号:

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发放工资。.jpg

土家织锦能手就业培训。.jpg

湘阿妹的乡村妈妈直播间。.jpg

周绪萍在客户家打扫,儿子在一旁安静写作业。.jpg

组建“妈妈夜话”矛盾化解队伍化解邻里纠纷。.jpg

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15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既能照顾孙子,每月还能挣几百元,村里搞的这个车间真好。”近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里,62岁的李桂英握着刚领到的工资,笑得眼角泛起皱纹。当天,45名留守妇女、残疾人和老人共领到工资2.1万元,这是武陵源区“妈妈零工”项目深耕基层、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注脚。

作为区级重点民生工程,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以促就业、惠民生、助振兴为核心,通过创新模式、精准服务,不仅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守着娃、赚着钱、养着家的心愿,更激活了乡村治理与振兴的“她力量”。如今,这一模式已在武陵源区6个乡(街道)实现全覆盖,统筹布局10家特色帮扶车间,涵盖家政服务、土家织锦、莓茶种植、电商直播等多元领域,累计带动近700名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劳动力灵活就业,成为当地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的特色样本。

破题:“一乡一品”破解“三难”困境

“送完孩子要做家务,老人看病得随时陪着,想挣钱根本走不开。”这是武陵源区许多留守妇女的共同烦恼。针对农村劳动力“时间碎、离家远、技能门槛高”的就业痛点,妈妈零工帮扶车间立足一乡一特色,从业态布局与工时安排两方面精准发力。

在业态布局上,10家帮扶车间形成多点覆盖、各有侧重的就业网络:军地坪街道有阿庆嫂家政服务公司打造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提供家政服务岗位的同时,兼具政策宣传、家庭教育培训等功能;索溪峪街道的乖幺妹“妈妈工厂”通过土家织锦技艺培训,新增20个岗位,人均年增收达4万元,还引进设备将生产效率提高30%;金杜村的原生态莓茶园车间,在500多亩茶园里设置手工编织、莓茶培管、采茶加工等岗位,解决全村近100人就业;协合乡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则孵化带货妈妈,在乡村妈妈直播间里推广葛根、莓茶等农副产品,带动70名妇女增收。

工时安排上,创新推出碎片化用工模式,将传统工作拆解为2到4小时的灵活订单。家政从业者送完孩子能接保洁单,石家峪村村民陈生荣把零件加工活带回家做,黄家坪村60岁以上的留守妇女在茶园中除草修枝,既能兼顾农活与家务,又能每天挣到100到120元。23岁返乡创业者朱怡烨打造的家政帮扶车间,还搭建了“家门口零工市场”微信公众号,实现一键接单、智能匹配,上线至今已带动55名妇女稳定就业。

暖心:藏在细节里的“人文关怀密码”

帮扶车间的温度,藏在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服务中。

为聋哑保洁员毛仙娥设计“红布条标记法”,用不同颜色布条区分待清洁区域。陪读妈妈米久云孩子突发高烧时,调度员10分钟内安排好顶岗人员,当月工资足额发放。76岁的张小莲带着孙子上班,车间特意在手工区旁设置儿童角。

这些特殊照顾并非偶然。各车间均建立老带新实训体系,乖幺妹“妈妈工厂”培养出5名土家织锦复合型技术人才,零基础妇女经两天理论+两天实操即可上岗,所有从业者都能享受意外伤害险。家政车间还定期开展技能认证培训,保洁员周绪萍摸索出“清洁剂+护发素擦玻璃”窍门,成为客户争相预约的金牌清洁师,月收入超2000元。在文风路社区车间,脱贫户、监测户被优先安排参与红薯种植、乌鸡养殖,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李家岗村车间则推动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模式,让妇女们在农产品种植与手工制作中灵活切换。

赋能:从“挣工资”到“当主人”的价值跃升

“妈妈零工帮扶车间”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份收入。以10家车间为阵地,武陵源区构建起“就业+治理”的复合型服务体系,让农村妇女从“增收参与者”变身“乡村建设者”。

在矛盾化解方面,组建“妈妈夜话”调解队,通过屋场会、小院议事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在基层治理中,金杜村的妇女们在茶园务工时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石家峪村车间工人自发拼单干活,谁家孩子没人接、老人需要照顾,工友们都会搭把手。锣鼓塔街道的创业孵化基地车间,不仅入驻30家企业带动200人就业,还开展6场直播培训,300余名妇女通过提升技能拓宽职业道路。天子山街道的空中田园车间,19名妇女在旅游服务中展现乡村风貌,成为对外展示武陵源的活名片。

“我们正在开发家庭养老陪护、全屋收纳新项目,这些活拼细心不拼体力,更适合妈妈们。”朱怡烨计划推出民宿保洁、非遗手作体验等新业态。乖幺妹车间则计划扩大土家织锦生产规模,湘阿妹车间则打算联动更多旅游资源,让妈妈零工的就业渠道越走越宽。

“不仅要让妈妈们挣到钱,更要让她们找回自信、实现价值。”区妇联主席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权益保障,让10家特色车间拧成一股绳,把“妈妈零工”打造成武陵源区稳就业、惠民生、助振兴的闪亮金字招牌,让更多农村妇女用勤劳的双手,敲开幸福生活的大门。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屈泽清 杜毛玲

编辑:吴文锦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