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市民和游客朋友们:
见字如面,在这秋风送爽、层林尽染的美好时节,我们满怀热忱,向每一位关心、热爱张家界武陵源的您,送上秋天的第一份问候。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这片大自然的瑰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而武陵源的水系,更是这片土地的灵动脉络,是生态系统的“血脉”。它滋养着万物生灵,维系着区域生态平衡,更是我们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您漫步在金鞭溪,看峰林倒影、鱼翔浅底,那是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然而,这份美好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做好禁渔工作,是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擦亮“武陵源”生态名片的关键。为此,我们需从制度、协同、民生、科技多维度发力,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保护体系。
以制度为基,我们织密禁渔“防护网”。2025年6月6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开展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活动,主题为“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鉴于武陵源水系是水生生物保护区核心区,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禁止任何捕捞工具与方式,对电鱼、毒鱼、炸鱼等行为“零容忍”。通过完善执法机制,杜绝趋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让制度成为禁渔的坚实保障。
以协同为要,我们凝聚保护“向心力”。禁渔不是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政府、企业、市民、游客共同参与。职能部门应加强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如网监部门要对“强光手电筒”“可视瞄鱼”“渔用电棍”等可能用于非法捕捞的用具加强监管;景区企业应将禁渔宣传融入旅游服务,让游客在游玩中增强保护意识;市民朋友们要主动成为护渔“主人翁”,积极举报非法捕捞线索,齐心协力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构建“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以民生为本,我们探寻发展“平衡点”。垂钓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我们也深知不能一竿子打死,可当下正处于长江十年禁渔期的关键节点,正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一篙松劲退千寻”。经过5年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才在禁渔工作上取得欣慰的成绩。后续我们也会充分考量,在不影响水源、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探索设置娱乐性垂钓场所,供大家休闲娱乐,也请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深知“护渔才能有娱”,只有守护好这片水域,未来才有更多的娱乐可能。
以科技为翼,我们提升管护“精准度”。在重点水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利用大数据分析捕捞行为规律,通过智慧渔政监控平台和24小时值班制度,采取“人防+技防+智防”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市民朋友们、游客朋友们,水净则鱼欢、鱼欢则景美。守护武陵源的碧水清波,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当您在景区游玩时,发现非法捕捞行为,请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也请您向身边的人宣传禁渔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守护武陵源的生态之美,让这里的山水永远清澈,让“峰林倒影、鱼翔浅底”的美景成为永恒。期待在这如诗的秋日里,与您在武陵源相逢,共赴一场生态之约。
武陵源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025年8月7日
来源:武陵源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作者:武陵源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编辑:王娇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