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4月1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施光清)和风暖阳,花意争春。走进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桃花、李花、樱花、油菜花竞相绽放,满地金黄间镶嵌着片片雪白,青瓦白墙的房屋掩映在各类花丛中,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景图。
3月31日,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村民们拿着锄头、手套沿着山路,穿行在张家湾组十八盘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挖坑、摆菌材、放密环菌......现场一片忙碌。党员村民小组长陈跃明说,“试种效果很好,对于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我们很有信心。”
家住中旦坡组的陈岩生,则在吃完早饭后就爬上了山顶。他每天都要去月亮台茶园,修理修理垄沟,除除草,施施肥,看看长势咋样。茶园里,已经有村民开始采摘明前茶了。清风拂过,茶香扑鼻而来。
黄家坪村地处武陵源区南大门,东邻协合乡协合村,南抵永定区新桥镇,西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靠百丈峡景区。这样一个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宝地,村集体经济收入却一直是村里的“短板”。
盘活林下资源,引导鼓励群众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同时依托原有茶园资源,发展“茶业+旅游”,是黄家坪村努力探索的绿色致富新路子,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是武陵源区委办驻黄家坪工作队。
早在2011年,武陵源头茶叶有限公司把村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祖传”下来的530亩荒置老茶园租去,经过老树改造和新树培植,成为高品质茶叶基地。武陵源头茶叶有限公司给他们提供修枝、除草、摘茶、成品包装等工作岗位,让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工人们在这里做工都可以达到每人每天120元—200元不等的报酬。
2021年,根据本村地理气候高寒、坡地地势向阳、土质适合种茶等特点,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确定了“茶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在原有茶叶的基础上扩栽茶叶540亩,很多村民都在茶园找到了工作。茶园建好后,带动村里的30户脱贫户。仅一年时间,他们获得土地流转费36万元,务工收入20万元。
2021年,围绕“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黄家坪村还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协调资金400万元在月亮台茶园开辟了一条茶旅大道,被村民称为“茶叶大道”;协调资金100万元实施村部周边30多户民居风貌改造;协调资金32万元实施茶叶扩栽100亩......
2022年,驻村工作队将目光盯上了山林,结合该村森林覆盖率高的情况,能不能做一做“林下经济”的文章,找到一条新路子?成为摆在驻村工作队面前的一道急需破题的新课题。
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在黄家坪没有先例,怎么搞?摸着石头过河。工作队和村两委商议后,2022年9月份,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当年就在张家湾十八盘流转50亩林地开始仿野生天麻种植。公司提供天麻种并签订回收合同,按保底20元每斤收购。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劳务费每人每天130到150元不等。
据了解,天麻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且其与蜜环菌共生,从中吸收营养,生长过程不需要阳光,喜阴,从种到收不施肥、不锄草、不喷农药,只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能正常生长。目前,50亩仿野生天麻长势良好,预计年底收5万斤天麻,产值100万元。
西有上旦坡,东有张家湾;一方有茶园,一方有天麻。
“仿野生天麻种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产业,不仅是在黄家坪村发展一个新产业,也是为老百姓找到了一条增收新路子。”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海军介绍,黄家坪村地理位置好,山林资源好,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和茶叶种植的天然优势,后续将完善“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用丰收的天麻和茶叶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黄家坪村村民未来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屈泽清 施光清
编辑:覃蕾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