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貌的提出和认同 湖南师大旅游学院翟辅东教授是我国最先提出并科学论证“张家界地貌”的学者。1981年,翟辅东在《地理知识》杂志上发表了《大庸张家界初行》一文,针对把张家界说成丹霞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反复进行研究和比较,针对”张家界地貌”的独特性,首次提出了“张家界地貌”是一新的独特地貌类型。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张家界地貌”的论文。
2010年11月9日-13日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举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主席万克尔·克罗泽、前主席安得·高迪,副主席彼得·米根以及来自新西兰、英国、波兰、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日本7个国家的16位国外地貌学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刘嘉麒等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20多位知名地质地貌学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研究课题组关于张家界地貌特征与演化过程的主题报告后,“张家界地貌”这一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峰林类型,得到了内外地学地貌专家的高度认同。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张家界地貌”的学术定义。
张家界地貌的概念和内涵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系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峰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张家界地貌”充分和完美地体现了作为世界级地质遗迹应具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自然性、优美性、稀有性、典型性等自然属性。
张家界地貌形成的两大因素 内部因素——一是岩石因素,它提供质地坚实、厚层为主的石英砂岩;二是构造因素,砂岩层的褶皱和缓,保持平展,而直立节理发育成熟。外部因素——一是风化作用,包括化学、机械(物理)及生物的风化作用;二是水蚀作用,主要是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三是崩塌作用,使风化物散落,岩块滑坠、崩塌。
张家界地貌发展演变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山、平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边缘陡峭、相对高差几十至四百米,顶面平坦的地貌类型,顶面由坚硬的含铁石英砂岩构成。如天子山、黄石寨、鹞子寨等处的平台方山地貌。
第二阶段峰墙: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剧,沿岩石共轭节惠中发育规模较大的一组节理形成溪沟,两侧岩石陡峭,形成峰墙。如百丈峡即属此类型。
第三阶段峰丛、峰林:流水继续侵蚀溪沟两侧的节理、裂隙、形成峰丛,当切割至一定深度时,则形成由无数挺拔峻峭的峰柱构成的峰林地貌。如十里画廊、矿洞溪等处的地貌特征。
第四阶段残林:峰林形成后,流水继续下切,直到基座被剥蚀切穿,柱体纷纷倒塌,只剩下若干孤立的峰柱,即形成残林地貌。随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继续,残林将倒塌贻尽,直至消亡,最终形成新的剥蚀地貌。在武陵源泥盆系砂岩分布区的外围地带则为此类地貌类型。
张家界地貌具有科学研究、美学观赏、旅游应用三大价值
(1)科学研究价值
张家界地貌发育过程完整,从台地→方山→石墙→石柱→峡谷演化过程清晰,发育时间因素可测性强,在砂岩地貌景观中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属性,张家界可作为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点,是全球研究砂岩地貌的典型地点和最佳科考区之一。
(2)美学观赏价值
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区中心部位86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分布了3100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峰柱,峰柱高几十米至400m,其柱体的密集度、造型之奇异度、各种砂岩地貌景观的组合有序度、岩石植被、气象因素的色彩鲜明对比度、峡谷与溪流组合的和谐度、地形高低错落相配及各种象形山石景观引人入胜的联想度,都达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畅神的最高审美境界。张家界地貌的奇俊秀美在世界山岳景观中所罕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岳景观之一,是世界十大自然景观。
(3)旅游应用价值
“张家界地貌”由于其科学内涵丰富,自然生态和美学观赏价值之高,其珍贵的地质地貌遗迹景观旅游资源,张家界将成为重要的地质、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和绝佳的自然游览休闲胜地,现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达到3000多万人次(2012年统计为3590万人次)前来考察游览,旅游收入促进了地方就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张家界地区的支柱产业。
来源:红网武陵源分站
作者:admin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