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新闻网3月14日讯(记者 杜修庆)“提质武陵源,再创新辉煌”。2016年武陵源将大力实施“深化创新改革、重点项目建设、旅游提质升级、城镇提质扩容、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资源保护、民本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八大工程,精心谱写“十三五”开局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新篇章。
实施“深化创新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区处一体化、撤乡并镇和公务用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和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严格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大力推进金融行业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信贷产品,搭建银企、政企合作新平台,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认真把握中央、省市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领域方面的改革精神,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三项补贴”、供销合作社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工程。抓好项目建设是实现“提质武陵源,再创新辉煌”战略部署的唯一途径,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牛鼻子”,要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发展。2016年,武陵源区共谋划重点项目50个,概算总投资188.3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4.14亿元,继续保持抓项目建设的定力不放松。积极抓好项目建设用地保障、资金保障、审批保障、施工环境保障和质量安全保障,确保项目建设能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大力实施好旅游、城镇、农村、民生四大提质升级工程建设,想实招、施好策、出大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实施“旅游提质升级”工程。大力实施“核心景区设施提质升级年”行动,围绕抓好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服务站点、安全防护设施、智慧景区等六大提质升级工程,奋力攻坚,抓旅游设施提质升级,提升景区品质品位。充分发挥“互联网+旅游”优势,持续推进与大报、大刊、大台等主流媒体合作,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微视等平台抓旅游营销升级,多举措提升品牌影响力。围绕“商、学、养、闲、情、奇”旅游产业发展新六要素,精心打造核心景区观光游产品,抓好旅游产品升级。继续深入开展服务游客“三必须”、“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追客赶客、敲诈勒索等市场顽疾,抓好旅游管理提质升级,树立武陵源旅游良好形象。
实施“城镇提质扩容”工程。坚持以武陵源区“十三五”规划为总揽,全面做好《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实施评估和《武陵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工作,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大力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道路设施改造、地下管网改造,以建设为载体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坚持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化,全面推广运用“两次普扫、两次保洁、三次洒水、全面冲洗”保洁模式,确保城市主干道、小街小巷干净整洁。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开展“硬化、美化、亮化、净化”行动,以管理为抓手推进城镇扩容提质。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着力抓好乡村“领头羊”选配,按照“四培四带”的要求,结合村居新一轮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居主要负责人,积极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断激发建设美丽乡村的活力。多方筹措建设美丽乡村项目资金,加大向上争资、自身筹资力度,力争年内安排1亿元用于农村建设发展,加快补齐建设美丽乡村的短板。注重乡村田园风光营造,因地制宜,依山托水,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田园,留住乡愁记忆。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风貌建设,大力实施民居改造工程,推动乡村景观与世界绝版风景相得益彰,努力彰显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
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工程。按照“迁得出、安得稳、搬得富”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核心景区第三期移民搬迁工程,切实根治好景区最大的“污染源”。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完成人工造林1500亩、封山育林1万亩,抓好景区生态资源保护。开展开展水、噪声、大气等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提质扩容索溪峪、锣鼓塔污水处理厂,大力整顿城镇畜禽养殖场,加强对建筑施工和渣土运输扬尘治理,巩固燃煤锅炉取缔成果,加快机动车清洁能源改造,逐步实现城市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抓好城镇生态资源保护。开展“三清”、“五改”工程,不断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治理成果,让广大农村变得“天蓝地洁水净”,着力抓好农村生态资源保护。
实施“民本民生改善”工程。完成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校园提质改造,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索溪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楼,建好插旗峪等村居医疗服务点,提质改造森林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年内新增公租房826套,改造城市棚户区1518户。充分用好就业创业资金,鼓励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年内新增就业再就业800人以上。完成协合敬老院建设,确保孤寡老人“安享天年”。深入推进城乡农(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不断扩大征缴面,确保60岁以上的老人按月领到不少于75元的养老金。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确保特殊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年内减贫3457人。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助”。
实施“社会和谐稳定”工程。强化矛盾纠纷调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细做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各个环节工作,做到抓早、抓细、抓小。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把依法维权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解决。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社会创新管理,建好社区网格化平台。深入推进“平安武陵源”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政法机构队伍建设,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认真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大力开展重点领域的社会治安整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平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杜修庆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