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武陵源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保工作验收
2012-05-10 16:57:59 字号:

  武陵源新闻网5月10日讯(通讯员 李冰 宋波浪)5月9日,从武陵源区政府获悉,该区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保工作验收,并获专家组一致好评。

  一直以来,武陵源区就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保护“金饭碗”的高度来认识,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的真实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截止2011年,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3%(景区达98%),城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6.84公顷,人均12.91平方米。水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改善,龙尾溪、水绕四门水质达到国家I类水质标准,吴家峪、黄龙洞两个断面水质分别为Ⅱ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总体良好,索溪水库为Ⅱ类水质,董家峪水库为I类水质,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其中: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50天,景区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优良以上,真正是一方山青、水秀、地净、天蓝、宁静的旅游胜地。

  精打细算,用好用实转移支付资金。中央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来之不易,在资金的分配使用上,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切实做到规范使用不懈怠,坚持转移支付不平调、不挪用,所有资金全部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上。从2010年至2011年,该区共多渠道争取资金21716万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792万元,其他渠道筹资18924万元)用于生态保护和民生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武陵源区委、区政府不仅仅将国家的资金用到实处,用到要求的项目上,而且每年还从地方财政资金中配套一定资金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正因为该区在生态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系列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才使得武陵源自然生态的真实性、完整性得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强化措施,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生态区建设方面:首先突出自然遗产保护重点,抓好生态公益林管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其次突出农村生态建设重点,大力实施“三清”、“三绿”、“五改”工程。再次突出城市生态建设重点,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工程。最后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绿色创建活动。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对农村垃圾污染实行全面治理。在污染减排方面:到2011年底,全区COD削减量为152吨,与2010年同期相比,削减率为21%;氨氮排放量为78.33吨,削减量6.92吨,削减率为8%;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17吨,均与2010年同期持平。在环保基础能力建设上,始终抓住环境监察执法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不放松。

  同时,在如何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武陵源区积极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保护模式和路子:主要做足了领导重视、全民参与、项目建设、落实责任和资金投入这五个方面的文章。据悉,该区将以此次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逐步完善环境监察执法与监测能力,真正把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

  责任编辑:邓道理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李冰 宋波浪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